乳山牡蛎养殖和生产工艺
牡蛎在世界上分布非常广泛,在沿海国家分布很广,现已发现的牡蛎品种多达100多个。我们的牡蛎资源也十分丰富,从北到南分布于山东、辽宁、江苏、浙江、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广西等8个省的不同地区。
乳山是我国众多牡蛎养殖区中出名的城市。乳山牡蛎是中国江北的产牡区,是“乳山三宝”之首,以其大个体、肥满度高、肉质爽口、口味鲜美等特点,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,还被评为“国家地理标志产品”。
今天,我们将带着国内的牡蛎产地,一起探索下乳山牡蛎的养殖和生产工艺。:
在乳山牡蛎养殖的初期,往往要经过采苗、育苗、下苗等环节,渔民将育苗后的牡蛎苗放入笼网,再放入海洋养殖。在乳山海域,可以看到数不清的漂浮物,其作用就是定位笼网的位置,每个漂浮物下都有一笼乳山牡蛎。
接着,乳山牡蛎将在笼网中生长,完全依靠滤食微藻等天然饵料生长,与野生牡蛎的生长条件一样,乳山两大入海河流——黄垒河和乳山河都没有受到工农业污染,为海区提供了丰富的养分,这也是乳山牡蛎肥厚、口感鲜美、高质量营养丰富的原因。
在生长成熟后,乳山牡蛎将被渔夫捕捞上岸进行后期加工。。
1.出海捕捞
每天的早晨,天还没亮,捕鱼船就准备出发了。这艘捕鱼船驶入熟悉的海域,找到了自己的浮漂地点,然后将一笼成熟的乳山牡蛎打捞上岸。捕鱼看起来很简单,但要经过吊装,起笼,装船三个步骤,每一步都需要至少三个渔夫一起完成。说到底,成熟的牡蛎笼子,重量往往出乎意料。捕鱼船装上牡蛎之后,船就返回码头,这时也需要码头的塔台来把船上成笼的牡蛎运到岸上。
2.出海捕捞
在乳山码头可以经常看到这样的画面:一群女工人手持铁斧,坐在泥泞的牡蛎堆里不停地劈柴。这个特殊的景观线,实际上是牡蛎加工流程中的“分割”步骤。牡蛎是从深海中打捞出来的,它的壳上会粘有许多海草、泥土、礁石等物质,而且在海里生长时会出现多胞胎的情况,此时需要进行筛选和初步的质量控制。听起来像是一件极其简单的工作,但实际上却很难。若无经验,一斧砍下,牡蛎就连壳也砍下。独立分离牡蛎需要力量和经验,这样才能保证分离出来的牡蛎壳相对完整。
3.清洗
分离后的牡蛎将被运到工厂进行清洗,工厂配备了专业的牡蛎清洁器。由于牡蛎壳表面粗糙,在养殖生长过程中会粘附一些泥沙和寄生虫藻,清洗后牡蛎比较干净。在机器运转时,牡蛎被机器上的毛辊不断地刷洗这层壳表面的泥沙,同时伴随高压喷射,通过机器清洗的乳山牡蛎能有效地清除壳表面的泥沙,附着藻类等杂物。由清洁机清洗出的乳山牡蛎通常品相较好,不仅保证了牡蛎壳的清洁,而且方便消费者烹饪和食用。
4.分拣
选料车间通常采用自动化生产线,工人只需将牡蛎放在工作台上,选料机会根据牡蛎的不同重量对牡蛎进行分类。机械分拣更准确,保证了同规格的牡蛎在质量上不会有很大差别,并尽量避免牡蛎出现不同尺寸。
5.净化
清洁后的乳山牡蛎虽然看上去比较干净,但牡蛎里面仍会有少量的泥沙和细菌,而净化的效果就是让牡蛎由内而外的脱胎换骨。牡蛎放在一个净化池中,它会不断地把壳里的泥沙吐出来,并把里面的各种细菌清除掉。一般而言,养殖水域的水质往往决定牡蛎的质量,尽管乳山海域符合国家一级水质标准,但净化后的牡蛎在口感上更安全、更健康。
6.称重包装
纯化后的乳山牡蛎基本上就完成了它的加工过程,然后成箱的牡蛎就会装好箱子,然后通过快递或物流送到消费者手中。
现在的乳山牡蛎可以说是多肉多肉,鲜嫩肥美,肉质爽口,口味鲜美,这一特点使它深受消费者的喜爱。
而且像“高压锅煮牡蛎”“炭烤牡蛎”这样的网红做法,更是给乳山牡蛎贴上了“网红牡蛎”的标签。乳山牡蛎虽然人气大增,但其质量却一直名列前茅,仅增不减,还赢得了国内外专家、学者的认可和赞誉。今天,电子渠道的发展,让乳山牡蛎不仅占据了北京、上海、广州等城市的销售市场,而且还远销到15个国家,如日本、韩国、美国。据信,乳山牡蛎今后还将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。